《炁体源流》·太清元道真经注解•住气兼行气法
本站
米晶子编著 著
2024-09-05
诀曰:调炁减息,其功稍迟,若住炁兼行炁,其功倍也。住炁者,候神安和,久而宁帖,因而住之,至於极者为行通。每候鸡鸣前至寅时,可行五七通,渐渐加至十通,或作意渐增之,意炁俱定即定,恬自极。初可以鼻进,数息便住,至极有益无损,甚微妙也。
每住息之时,须候常喘息,出了便住,此名外炁不忤。亦须先净一室,择其良友专数其息,此要渐渐增多也。
如此行减息之道,功倍速成。
《阴符经》曰: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其慎者,吐引大奔。初修之士故未免也,不得不慎,其奔吐宜慎之为妙。
不慎者,忽有内伤,心见反损也。经仙#1曰:出微微入绵绵,明至理自通玄。
大君曰:住炁可以通百关,除坚滞,治万病,导元炁。
修行人住炁,若园人灌畦,一满而水通,百脉众物皆滋也,一炁而灵变万神,三丹俱王,故言要在导乎元炁。
若百关通则减息,元炁随意自开,津路流注,元炁与津液所及之处,先化为髓,永不坏也。
《中黄经》曰:蒸筋曝骨达诸关,握固渐通,开百窍。百窍关连总有神,由子躯除归我身。怡然得达自明真,自明之道永长存。故不坏矣。炁初时则觉遍身微热,此是元炁充满四肢,盈溢百窍,故曰在此应也。即须握固,运入三丹田。三丹田出,故流遍於身,通於百神,可使毛发踯躅,容貌光芒,颜如处女。仙经曰:无一毛不通於炁,无一节不住於神。此是练骨法,久久集之,则金髓玉骨长生仙矣。
大君曰:减息住炁,以无息为常,定炁为功。若犹减息则功迟,若专住炁则难得至於无息。若通百关,兼行炁减息,则元炁自然充盈,其功速倍而成矣。元炁全身以不举不动为头,以不出不入为足是也。泯其万境,息此六情,普洗烦心,祛涤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