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金丹
抱朴子曰: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往者上国丧乱,莫不奔播四出。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阅见流移俗道士数百人矣。或有素闻其名,乃在云日之表者。然率相似如一,其所知见,深浅有无,不足以相倾也。虽各有数十卷书,亦未能悉解之也,为写蓄之耳。时有知行气及断穀服诸草木药法,所有方书,略为同文,无一人不有道机经,唯以此为至秘,乃云是君喜所撰。余告之曰,此是魏世军督王图所撰耳,非古人也。图了不知大药,正欲以行气入室求仙,作此道机,谓道毕於此,此复是误人之甚者也。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其夸诞自誉及欺人,云己久寿。及言曾与仙人共游者将太半矣,足以与尽微者甚鲜矣。或有颇闻金丹,而不谓今世复有得之者,皆言唯上古已度仙人,乃当晓之。或有得方外说,不得其真经。或得杂碎丹方,便谓丹法尽於此也。昔左元放於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从祖仙公,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余师郑君者,则余从祖仙公之弟子也,又於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於马迹山中立坛盟受之,并诸口诀诀之不书者。江东先无此书,书出於左元放,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郑君,郑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无知者也。然余受之已二十馀年矣,资无担石,无以为之,但有长叹耳。有积金盈柜,聚钱如山者,复不知有此不死之法。就令闻之,亦万无一信,如何?夫饮玉台则知浆荇之薄味,睹昆仑则觉丘垤之至卑。既览金丹之道,则使人不欲复视小小方书。然大药难卒得办,当须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耳。然服他药万斛,为能有小益,而终不能使人遂长生也。故老子之诀言云,子不得还丹金液,虚自苦耳。夫五穀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於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於五穀耶?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於外物以自坚固,有如脂之养火而不可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扞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洽荣卫,非但铜青之外傅矣。世间多不信至道者,则悠悠者皆是耳。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余今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後之同志好之者。其勤求之,求之不可守浅近之方,而谓之足以度世也。遂不遇之者,直当息意於无穷之冀耳。想见其说,必自知出潢污而浮沧海,背萤烛而向日月,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如其喽喽,无所先入,欲以弊药必规昇腾者,何异策蹇驴而追迅风,棹蓝舟而济大川乎?
又诸小饵丹方甚多,然作之有浅深,故力势不同,虽有优劣,转不相及,犹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酝之醇耳。然小丹之下者,犹自远胜草木之上者也。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神仙独见此理矣,其去俗人,亦何缅邈之无限乎?世人少所识,多所怪,或不知水银出於丹砂,告之终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从何得成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烧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独得尔。此近易之事,犹不可喻,其闻仙道,大而笑之,不亦宜乎?上古真人愍念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耳,可谓至言矣。然而俗人终不肯信,谓为虚文。若是虚文者,安得九转九变,日数所成,皆如方耶?真人所以知此者,诚不可以庸近思求也。余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有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是以著此以示识者。岂苟尚奇怪,而崇饰空言,欲令书行於世,信结流俗哉?盛阳不能荣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农夫得彤弓以驱鸟,南夷得衮衣以负薪,夫不知者,何可强哉?世人饱食终日,复未必能勤儒墨之业,治进德之务,但共逍遥遨游,以尽年月。其所营也,非荣则利。或飞苍走黄於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或以美女荒沈丝竹,或躭沦绮纨,或控弦以弊筋骨,或博弈以弃功夫。闻至道之言而如醉,睹道论而昼睡。有身不修,动之死地,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而有道者自宝秘其所知,无求於人,亦安肯强行语之乎?世人之常言,咸以长生若可得者,古人之富贵者,己当得之,而无得之者,是无此道也。而不知古之富贵者,亦如今之富贵者耳。俱不信不求之,而皆以目前之所欲者为急,亦安能得之耶?假令不能决意,信命之可延,仙之可得,亦何惜於试之。试之小效,但使得二三百岁,不犹愈於凡人之少夭乎?天下之事万端,而道术尤难明於他事也。何可以中才之心,而断世间必无长生之道哉?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便谓为无,则世人之智者,又何太多乎?今若有识道意而犹修求之者,讵必便是至愚,而皆不及世人耶?又或虑於求长生,傥其不得,恐人笑之,以为暗惑。若心所断,万有一失,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道者,不亦当复为得之者所笑乎?日月有所不能周照,人心安足孤信哉?抱朴子曰:按黄帝九鼎神丹经曰,黄帝服之,遂以昇仙。
又云,虽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黄帝以传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贤,苟非其人,虽积玉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受之者以金人金鱼投於东流水中以为约,唼血为盟,无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见此道也。合丹当於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先斋百日,沐浴五香,致加精洁,勿近秽污,及与俗人往来,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谤毁神药,药不成矣。成则可以举家皆仙,不但一身耳。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药。草木之药,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乎?
九丹者,长生之要,非凡人所当见闻也,万兆蠢蠢,唯知贪富贵而已,岂非行尸者乎?合时又当祭,祭自有图法一卷也。第一之丹名曰丹华。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七之日仙。又以玄膏丸此丹,置猛火上,须臾成黄金。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银百斤火之,亦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更封药而火之,日数如前,无不成也。
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第三之丹名曰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以与六畜吞之,亦终不死。又能辟五兵。服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来侍之,见如人形。
第四之丹名曰还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朱鸟凤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银一斤火之,立成黄金。以此丹涂钱物用之,即日皆还。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之丹名饵丹。服之三十日,仙也。鬼神来侍,玉女至前。
第六之丹名炼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之,亦成黄金。
第七之丹名柔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以缺盆汁和服之,九十老翁,亦能有子,与金公合火之,即成黄金。
第八之丹名伏丹。服之即日仙也。以此丹如枣核许持之,百鬼避之。以丹书门户上,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也。
第九之丹名寒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仙童仙女来侍,飞行轻举,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凡服九丹,欲昇天则去,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之害矣。
抱朴子曰:复有太清神丹,其法出於元君。元君者,老子之师也。太清观天经有九篇,云其上三篇不可教授,其中三篇世无足传,常沈之三泉之下,下三篇者,正是丹经上中下,凡三卷也。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犹自言亦本学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况凡人乎?其经曰: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愚民不信,谓为虚言,从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岂能强生之乎?凡人唯知美食好衣,声色富贵而已,恣心尽欲,奄忽终殁之徒,慎无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谤真。传丹经不得其人,身必不吉。若有笃信者,可将合药成以分之,莫轻以其方传之也。知此道者,何用王侯?为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作黄金。金成,取百斤先设大祭。祭自有别法一卷,不与九鼎祭同也。祭当别称金各检署之。
礼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闾鬼神清君各五斤,凡八十八斤。馀一十二斤,以好韦囊盛之,良日於都市中市盛之时,嘿声放弃之於多人处,径去无复顾。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不先以金祀神,必被殃咎。又曰,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道引与屈伸也,昇仙之要,在神丹也。知之不易,为之实难也。子能作之,可长存也。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有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师本末,列己所知识之得仙者四十馀人,甚分明也。作此太清丹,小为难合於九鼎,然是白日昇天之上法也。合之当先作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转之丹,服之一年得仙。四转之丹,服之半年得仙。五转之丹,服之百日得仙。六转之丹,服之四十日得仙。七转之丹,服之三十日得仙。八转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後,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又九转之丹者,封涂之於土釜中,糠火,先文後武,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又有九光丹,与九转异法,大都相似耳。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而异器盛之。欲起死人,未满三日者,取青丹一刀圭和水,以浴死人,又以一刀圭发其口内之,死人立生也。欲致行厨,取黑丹和水,以涂左手,其所求如口所道皆自至,可致天下万物也。欲隐形及先知未然方来之事,及住年不老,服黄丹一刀圭,即便长生不老矣。及坐见千里之外,吉凶皆知,如在目前也。人生宿命,盛衰寿夭,富贵贫贱,皆知之也,其法俱在太清经中卷耳。
抱朴子曰:其次有五灵丹经一卷,有五法也。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矾石、慈石、戎盐、太乙馀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醮合之,三十六日成。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药耳。
又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精思於岷山石室中,得此方也。其法鼓冶黄铜,以作方诸,以承取月中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长服之不死。又取此丹置雄黄铜燧中,覆以汞曝之,二十日发而治之,以井华水服如小豆,百日,盲者皆能视之,百病自愈,发白还黑,齿落更生。
又务成子丹法,用巴沙汞置八寸铜盘中以土炉盛炭,倚三隅堑以枝盘,以硫黄水灌之,常令如泥,百日服之不死。
又羡门子丹法,以酒和丹一斤,用酒三升和,曝之四十日,服之一日,则三虫百病立下;服之三年,仙道乃成,必有玉女二人来侍之,可役使致行厨,此丹可以厌百鬼,及四方死人殃注害人宅,及起土功妨人者,悬以向之,则无患矣。
又有立成丹,亦有九首,似九鼎而不及也。其要一本更云,取雌黄雄黄烧下其中铜,铸以为器,覆之三岁淳苦酒上,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长数分,或有五色琅玕,取理而服之,亦令人长生。又可以和菟丝,菟丝是初生之根,其形似菟,掘取剋其血,以和此丹,服之立变化,任意所作也。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虚而行云,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又有取伏丹法云,天下诸水,有名丹者,有南阳之丹水之属也,其中皆有丹鱼,当先夏至十日夜伺之,丹鱼必浮於水侧,赤光上照,赫然如火也,网而取之可得之,得之虽多,勿尽取也,割其血,涂足下,则可步行水上,长居渊中矣。
又赤松子丹法,取千岁蔂汁及矾桃汁淹丹,著不津器中,练蜜盖其口,埋之入地三尺,百日,绞柠木赤实,取汁和而服之,令人面目鬓发皆赤,长生也。昔中黄仙人有赤须子者,岂非服此乎?
又石先生丹法,取乌鷇之未生毛羽者,以真丹和牛肉以吞之,至长,其毛羽皆赤,乃煞之,阴乾百日,并毛羽捣服一刀圭,百日得寿五百岁。
又康风子丹法,用羊乌鹤卵雀血,合少室天雄汁,和丹内鹄卵中漆之,内云母水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辄益寿百岁,服一升千岁也。
又崔文子丹法,纳丹鹜腹中蒸之,服,令人延年,长服不死。
又刘元丹法,以丹砂内玄水液中,百日紫色,握之不污手,又和以云母水,内管中漆之,投井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得百岁,久服长生也。
又乐子长丹法,以曾青铅丹合汞及丹砂,著铜筩中,乾瓦白滑石封之,於白砂中蒸之,八十日,服如小豆,三年仙矣。
又李文丹法,以白素裹丹,以竹汁煮之,名红泉,乃浮汤上蒸之,合以玄水,服之一合,一年仙矣。
又尹子丹法,以云母水和丹密封,致金华池中,一年出,服一刀圭,尽一斤,得五百岁。
又太乙招魂魄丹法,所用五石,及封之以六一泥,皆似九丹也,长於起卒死三日以还者,折齿内一丸,与硫黄丸,俱以水送之,令入喉即活,皆言见使者持节召之。
又采女丹法,以兔血和丹与蜜蒸之,百日,服之如梧桐子者大一丸,日三,至百日,有神女二人来侍之,可役使。
又稷丘子丹法,以清酒麻油百华醴龙膏和,封以六一泥,以糠火煴之,十日成,服如小豆一丸,尽剂,得寿五百岁。
又墨子丹法,用汞及五石液於铜器中,火熬之,以铁匕挠之,十日,还为丹,服之一刀圭,万病去身,长服不死。又张子和丹法,用铅汞曾青水合封之,蒸之於赤黍米中,
八十日成,以枣膏和丸之,服如大豆,百日,寿五百岁。
又绮里丹法,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百日,五色,服之不死。以铅百斤,以药百刀圭,合火之成白银,以雄黄水和而火之,百日成黄金,金或太刚者,以猪膏煮之,或太柔者,以白梅煮之。
又玉柱丹法,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荐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玉女六甲六丁神女来侍之,可役使,知天下之事也。
又肘後丹法,以金华和丹乾瓦封之,蒸八十日,取如小豆,置盘中,向日和之,其光上与日连,服如小豆,长生矣。以投丹阳铜中,火之成金。
又李公丹法,用真丹及五石之水各一升,和令如泥,釜中火之,三十六日出,和以石硫黄液,服之十年,与天地相毕。又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蒸之,三十日,研合服之,一年,得五百岁,老翁服更少不可识,少年服亦不老。
又王君丹法,巴沙及汞内鸡子中,漆合之,令鸡伏之三枚,以王相日服之,住年不老,小儿不可服,不复长矣,与新生鸡犬服之,皆不复大,鸟兽亦皆如此验。
又陈生丹法,用白蜜和丹,内铜器中封之,沈之井中,一期,服之经年,不饥,尽一斤,寿百岁。
又韩终丹法,漆蜜和丹煎之,服可延年久视,立日中无影。过此以往,尚数十法,不可具论。
抱朴子曰: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减九丹矣,合之用古秤黄金一斤,并用玄明龙膏、太乙旬首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封之成水,其经云,金液入口,则其身皆金色。老子受之於元君,元君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合之,皆斋戒百日,不得与俗人相往来,於名山之侧,东流水上,别立精舍,百日成,服一两便仙。若未欲去世,且作地水仙之士者,但斋戒百日矣。若求昇天,皆先断穀一年,乃服之也。若服半两,则长生不死,万害百毒,不能伤之,可以畜妻子,居官秩,任意所欲,无所禁也。若复欲昇天者,乃可斋戒,更服一两,便飞仙矣。
以金液为威喜巨胜之法,取金液及水银一味合煮之,三十日,出,以黄土瓯盛,以六一泥封,置猛火炊之,六十时,皆化为丹,服如小豆大便仙,以此丹一刀圭粉,水银一斤,即成银。又取此丹一斤置火上扇之,化为赤金而流,名曰丹金。以涂刀剑,辟兵万里。以此丹金为盘碗,饮食其中,令人长生。以承日月得液,如方诸之得水也,饮之不死。以金液和黄土,内六一泥瓯中,猛火炊之,尽成黄金,中用也,复以火炊之,皆化为丹,服之如小豆、可以入名山大川为地仙。以此丹一刀圭粉水银立成银,以银一两和铅一斤,皆成银。金液经云,投金人八两於东流水中,饮血为誓,乃告口诀,不如本法,盗其方而作之,终不成也。凡人有至信者,可以药与之,不可轻传其书,必两受其殃,天神鉴人甚近,人不知耳。
抱朴子曰:九丹诚为仙药之上法,然合作之,所用杂药甚多。若四方清通者,市之可具。若九域分隔,则物不可得也。又当起火昼夜数十日,伺候火力,不可令失其適,勤苦至难,故不及合金液之易也。合金液唯金为难得耳。古秤金一斤於今为二斤,率不过直三十许万,其所用杂药差易具。又不起火,但以置华池中,日数足便成矣,都合可用四十万而得一剂,可足八人仙也。然其中稍少合者,其气力不足以相化成,如酿数升米酒,必无成也。
抱朴子曰:其次有饵黄金法,虽不及金液,亦远不比他药也。或以豕负革肪及酒炼之,或以樗皮治之,或以荆酒磁石消之,或有可引为巾,或立令成水服之。或有禁忌,不及金液也。或以雄黄雌黄合饵之,可引之张之如皮,皆地仙法耳。银及蚌中大珠,皆可化为水服之。然须长服不可缺,故皆不及金液也。抱朴子曰:合此金液九丹,既当用钱,又宜入名山,绝人事,故能为之者少,且亦千万人中,时当有一人得其经者。故凡作道书者,略无说金丹者也。第一禁,勿令俗人之不信道者,谤讪评毁之,必不成也。郑君言所以尔者,合此大药皆当祭,祭则太乙元君老君玄女皆来鉴省。作药者若不绝迹幽僻之地,令俗閒愚人得经过闻见之,则诸神便责作药者之不遵承经戒,致令恶人有谤毁之言,则不复佑助人,而邪气得进,药不成也。必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尔乃可作大药。作药须成乃解斋,不但初作时斋也。郑君云,左君告之,言诸小小山,皆不可於其中作金液神丹也。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皆邪炁,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善试道士,道士须当以术辟身,及将从弟子,然或能坏人药也。今之医家,每合好药好膏,皆不欲令鸡犬小儿妇人见之。若被诸物犯之,用便无验。又染采者恶恶目者见之,皆失美色。况神仙大药乎?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又按仙经,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几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娥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难,不但於中以合药也。若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若不得登此诸山者,海中大岛屿,亦可合药。若会稽之东翁洲亶洲纻屿,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也。今中国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住者,有霍山,在晋安;长山太白,在东阳;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并在会稽。
抱朴子曰:予忝大臣之子孙,虽才不足以经国理物,然畴类之好,进趍之业,而所知不能远余者,多挥翮云汉,耀景辰霄者矣。余所以绝庆吊於乡党,弃当世之荣华者,必欲远登名山,成所著子书,次则合神药,规长生故也。俗人莫不怪予之委桑梓,背清涂,而躬耕林薮,手足胼胝,谓予有狂惑之疾也。然道与世事不并兴,若不废人间之务,何得修如此之志乎?见之诚了,执之必定者,亦何惮於毁誉,岂移於劝沮哉?聊书其心,示将来之同志尚者云。後有断金之徒,所捐弃者,亦与余之不异也。
小神丹方,用真丹三斤,白蜜六斤搅合,日暴煎之,令可丸,旦服如麻子许十丸,未一年,发白者黑,齿落者生,身体润泽,长服之,老翁成少年,长生不死矣。
小丹法,丹一斤,捣筛,下淳苦酒三升,漆二升,凡三物合,令相得,微火上煎令可丸,服如麻子三丸,日再服,三十日,腹中百病愈,三尸去;服之百日,肌骨强坚;千日,司命削去死籍,与天地相毕,日月相望,改形易容,变化无常,日中无影,乃别有光也。
小饵黄金法,炼金内清酒中,约二百过,出入即沸矣,握之出指间令如泥,若不沸,及握之不出指间,即削之,内清酒中无数也。成,服之如弹丸一枚,亦可一丸,分为小丸,服之三十日,无寒温,神人玉女侍之,银亦可饵之,与金同法。服此二物,能居名山石室中者,一年即轻举矣。止人间服亦地仙,勿妄传也。
两仪子饵黄金法,猪负革脂三斤,淳苦酒一升,取黄金五两,置器中,煎之土炉,以金置脂中,百入百出,苦酒亦尔。食一斤,寿蔽天地;食半斤,寿二千岁;五两,寿千二百岁。无多少,便可饵之。当以王相日作,服之神良。勿传非人,传示非人,令药不成不神。欲食去尸药,当服丹砂也。
翻译
抱朴子说:
我考览养生之书,收集长寿之方,曾披阅的篇章卷帙数以千计,无不以“还丹”与“金液”为核心要术。这二者,堪称仙道的极致。若服用后仍不成仙,则古来便无仙人。过去中原丧乱,世人无不四处奔逃。我辗转于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遇见流亡的世俗道士数百人,有些素闻其名,看似道高莫测,然而他们大都千篇一律,所知所见的深浅有无,不足以相互超越。他们虽各有数十卷书,却未必能通晓,不过是抄写蓄藏罢了。当时有人知晓行气、辟谷及服用草木药之法,所有方书内容大致相同,无一人没有《道机经》,并将其视为至秘,称是君喜所撰。我告诉他们:“这是曹魏时期军督王图所著,并非古人之作。王图全然不知金丹大药,只想以行气之术求仙,作此《道机经》,以为道尽在此,这实在是误人不浅。”我向众道士询问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中召天神地祇之法,竟无一人知晓。其中大半人夸诞自誉、欺骗世人,称自己长寿,或曾与仙人同游,而真正能通晓精微之理的人少之又少。有人略微听闻金丹,却认为今世不再有人能得,都说唯有上古已登仙之人才能知晓;有人得到方外杂说,却未得真经;有人得到零碎丹方,便以为丹法尽在于此。
从前左元放在天柱山中精思,神人授予他金丹仙经。恰逢汉末战乱,来不及合炼丹药,便避乱东渡长江,立志入名山修持道术。我的从祖葛仙公,又从左元放处受此丹经,共得《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我的师父郑君,是从祖仙公的弟子,又从从祖处受得丹经,却因家贫无力买药。我亲侍师父,洒扫多年,才在马迹山中设坛盟誓,受得丹经及诸多口诀(口诀未记载于书)。江东原本没有这些丹经,它们出自左元放,左元放传给从祖,从祖传给郑君,郑君传给我,所以其他道士全然不知。我受经至今已二十余年,因家无储粮,无力合炼丹药,唯有长叹。那些积金满柜、聚钱如山的人,又不知有此不死之法;即便听闻,也万中无一相信,这又能如何?饮过玉台仙酒,便知普通浆水滋味寡淡;目睹昆仑高山,便觉丘陵低矮至极。既已览阅金丹之道,便使人不愿再看寻常方书。然而大药难以迅速备办,应当先以小术调养身心。但服用其他药物万斛,虽能稍有益处,终究不能让人长生。所以老子诀言说:“你若不得还丹金液,不过是空自劳苦。”五谷尚能活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何况上品神药,其益人之处岂不比五谷强万倍?金丹这东西,烧炼越久,变化越妙。黄金入火,百炼不熔;埋于地下,永世不朽。服用这二者,能炼化人体,故使人不老不死。这是借助外物使自身坚固,如同油脂养火而火不灭,铜青涂脚而脚不腐——这是借铜的刚劲保护皮肉,而金丹入身,能渗透荣卫,其效远超铜青外敷。世间多有不信至道之人,比比皆是。但万一偶尔有好事者,却又不见此法、不遇明师,无从听闻天下有此妙事。我如今简略抄录金丹要略,以昭示后世志同道合者。若真勤求仙道,就不能拘守浅近方术,以为足以度世。若始终不遇真法,也只能断绝长生之冀望了。若能想见此说之妙,自会知晓:如离浅池而浮沧海,背萤火而向日月,闻雷霆而觉布鼓粗陋,见巨鲸而知小虾渺小。若愚昧浅陋、无所主见,想以劣质药物求飞升,何异于策蹇驴追迅风、划小船渡大川?
各类丹法与金丹要术
其他小饵丹方众多,但制作深浅不同,药力悬殊。即便有优劣之别,也相差甚远,如同一次酿成的酒,无法与九酿醇酒相比。但下品小丹,仍远胜上品草木药。草木焚烧即成灰烬,而丹砂烧炼成水银,积变又还原为丹砂,其本质远超凡草,故能令人长生——唯有神仙知晓此理,他们与俗人的差距,何其邈远!世人少见多怪,有人不知水银出自丹砂,告知也不肯信,说:“丹砂本是赤色,怎能变成白色?”又说:“丹砂是石头,为何其他石头烧皆成灰,唯独丹砂如此?”连这浅近之事都无法理解,听闻仙道而大笑,也就不足为奇了。上古真人怜悯将来可教之人,写下丹法,苦心孤诣想让世人脱死亡之祸,可谓至言,然而俗人终不肯信,以为虚文。若真是虚文,为何九转九变皆如方书所载?真人能知晓此道,本就不能以庸常思维推求。我年少好方术,徒步求问,不惮险远,每闻异闻便心生欢喜,虽遭毁笑也不忧戚。怎能知道未来之人不如今人?因此著书以示有识者。这岂是崇尚奇怪、空言饰说?不过想让此书行世,让流俗之人信从罢了。盛阳无法使枯木开花,上智不能改变下愚之心,书为明白人而传,道为识道者所贵。农夫得彤弓只用来驱鸟,南夷得衮衣只用来负薪,对无知者,又怎能强求?世人饱食终日,未必能勤修儒墨之业、进德之事,只是逍遥遨游虚度岁月。所营谋者,非荣即利:或在中原纵鹰走狗,或流连酒筵醉生梦死,或沉迷美色丝竹,或耽溺华服珍玩,或拉弓射箭劳损筋骨,或博弈嬉戏荒废光阴。听闻至道之言如醉,目睹道论则昼睡。有身不修,动辄走向死地,却不肯求问养生之法,反而自甘摧残、煎熬、憔悴、枯竭。而有道者自珍秘所知,无求于人,又怎会强行说教?世人常说:“若长生可得,古代富贵者早已得之,而无人得之,故无此道。”却不知古代富贵者也如今日富贵者,都不信不求,只以眼前欲求为急务,又怎能得长生?即便不能决意相信寿命可延、仙人可得,何妨尝试?即便小效,得活二三百岁,不也胜过凡人夭折?天下事万千,道术尤难明于他事,怎能以中才之心,断言世间必无长生之道?若仅因世人不信便谓无,那世人中的智者,又何其多?如今若有识道意而修求者,难道必定是至愚,不如世人?又有人顾虑:求长生若不得,恐被人笑为愚惑。但若心中断定无长生之道,万一天下果真有此道,岂不又被得道人所笑?日月尚有照不到之处,人心怎能独信一端?
黄帝九鼎神丹经要旨
据《黄帝九鼎神丹经》载:“黄帝服用九鼎神丹后升仙。”又说:“虽行呼吸道引、服用草木药可得延年,但不免一死;服神丹则寿无穷尽,与天地同寿,乘云驾龙,遨游太清。”黄帝传丹于玄子,告诫道:“此道至重,必授贤能,若非其人,即便积玉如山,也勿告知。”受丹者需以金人金鱼投入东流水中为约,歃血为盟——若无神仙之骨,也不得见此道。合丹需在名山无人之地,结伴不超过三人,先斋戒百日,用五香沐浴,务必精洁,勿近秽污及俗人,也不让不信道者知晓——若遭谤毁,药不成。丹成可举家成仙,不仅一人。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药。草木药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自身不能长生,怎能生人?九鼎神丹是长生要术,非凡人所当见闻。万千凡夫只知贪富贵,岂非行尸?合丹时需祭祀,祭法另有图录一卷。
第一丹名丹华:先制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合为“六一泥”,火炼三十六日成。服七日即仙。又以玄膏裹丹,置猛火上,须臾成黄金。用二百四十铢丹合百斤水银火炼,也成黄金——金成则药成,不成则再封药火炼,必成。
第二丹名神丹(神符):服百日成仙,可踏水火——涂丹于足下,步行水上。服三刀圭,三尸九虫尽消,百病皆愈。
第三丹亦名神丹:服一刀圭,百日成仙。给六畜吞服,也能不死,又可辟五兵。服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来侍奉,现人形。
第四丹名还丹:服一刀圭,百日成仙,朱鸟凤凰翔集其上,玉女至旁。用一刀圭合一斤水银火炼,立成黄金。以丹涂钱物使用,钱物当日返还;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丹名饵丹:服三十日成仙,鬼神来侍,玉女至前。
第六丹名炼丹:服十日成仙,用汞合炼也成黄金。
第七丹名柔丹:服一刀圭,百日成仙。以缺盆汁和服,九十老翁可生子;与“金公”合炼,成黄金。
第八丹名伏丹:服即日成仙。持枣核大丹,百鬼避之;丹书门户,万邪不侵,又辟盗贼虎狼。
第九丹名寒丹:服一刀圭,百日成仙,仙童仙女来侍,可飞行轻举,无需羽翼。
此九丹得一即可成仙,不必全作,依个人所好即可。服九丹后,欲升天则去,欲留人间亦可,能出入无阻,百害不侵。
太清神丹与九转金丹
另有太清神丹,法出元君(老子之师)。《太清观天经》有九篇,上三篇不可传授,中三篇世无足传者,常沉于三泉之下,下三篇即丹经上中下三卷。元君是大神仙,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属,却自言也是学道服丹而成,非天生如此,何况凡人?丹经说:“上士得道为天官,中士得道栖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愚人不信,以为虚言,从朝至暮只做求死之事,不求生,天岂能强令其生?凡人只知美食好衣、声色富贵,恣心纵欲,奄忽而亡——切勿对这类人谈神丹,以免其笑道谤真。传丹经若遇非人,自身必不吉;若有笃信者,可合药成后分予,勿轻传丹方。知此道者,何需王侯?神丹既成,不仅长生,还可作黄金。作黄金百斤后需先大祭,祭法另有一卷,与九鼎祭不同。祭时需别称黄金并标注:礼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乙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闾鬼神清君各五斤,共八十八斤。剩余十二斤以好韦囊盛之,选良日于闹市人多时,默声弃置,径直离去,勿回头。百斤之外,方可自由使用——不先以金祀神,必遭殃咎。又说:“长生之道不在祭祀鬼神,不在导引屈伸,成仙之要在神丹。知之不易,为之实难,能作则可长存。”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太清丹成仙,他本是儒生,有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详述初学道随师本末,列举所知得仙者四十余人,十分分明。合太清丹比九鼎丹稍难,却是白日升天之上法,需先作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方可起火。
九转金丹之效:一转丹服三年成仙,二转丹服二年,三转丹一年,四转丹半年,五转丹百日,六转丹四十日,七转丹三十日,八转丹十日,九转丹三日。取九转丹入神鼎,夏至后爆鼎热,下朱儿一斤于盖下,候日精照射,须臾丹光煌煌,五色神光,化为还丹。服一刀圭,白日升天。九转丹以土釜封涂,用糠火,先文后武,转数不同则药力与成仙时日各异:转数少则药力不足,成仙迟;转数多则药力盛,成仙速。
其他丹法与金液术
又有九光丹,与九转丹法不同,大致相似。作法需以诸药合炼,转五石(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每石五转成五色,五石二十五色,各色一两,分器盛放。用青丹一刀圭和水,浴未满三日的死人,再灌入口中,可令其立生;用黑丹和水涂左手,所求之物皆至,可致天下万物;服黄丹一刀圭,能隐形、先知未来、长生不老,坐见千里外吉凶,知晓人生宿命。
五灵丹经:有五法,用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矾石、慈石、戎盐、太乙馀粮,以六一泥合神室祭醮合炼,三十六日成。又用五帝符,五色书写,也能使人不死,但不及太清、九鼎丹药。
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在岷山石室精思所得。鼓冶黄铜作方诸,承接月中水,以水银覆盖,置日精火于中,长服不死。又将丹置雄黄铜燧中,覆汞暴晒二十日,以井华水服如小豆,百日盲者复明,百病自愈,发白变黑,齿落更生。
务成子丹法:将巴沙(丹砂)和水银放入八寸铜盘中,用土炉盛炭,将铜盘斜架在炉边,用硫黄水浇灌,保持混合物如泥状,炼制百日,服用可不死。
羡门子丹法:用酒调和丹一斤,加入三升酒,暴晒四十日。服用一天,三尸、百病即刻消除;服用三年,仙道可成,必有两位玉女前来侍奉,能役使她们备办饮食。此丹可镇服百鬼,对四方死人的殃气、危害住宅的邪祟及兴土功时的妨害,悬挂此丹朝向它们,即可无患。
立成丹法:有九个品类,类似九鼎丹但稍逊。其核心典籍记载:取雌黄、雄黄烧炼,去除其中的铜,铸成器具,将器具覆盖在存放三年的淳苦酒上,百日之后,器具表面会生出数分长的赤色乳状物,或有五色琅玕(美玉),取其精华服用,可令人长生。又可将此丹与菟丝调和——菟丝是初生的根,形似兔子,挖掘后取其汁液,与丹混合服用,能即刻变化形态,随心所欲。若与朱草调和,服用后可乘虚驾云:朱草形似小枣,株高三四尺,枝叶皆红,茎如珊瑚,喜生于名山岩石下,刻划时汁液如血,将玉、八石、金银投入汁液中,可立即捏成泥丸,久则化为水——投金为“金浆”,投玉为“玉醴”,服用均可长生。
取伏丹法:天下有名为“丹水”的河流(如南阳丹水),其中有丹鱼。需在夏至前十天的夜里守候,丹鱼会浮于水边,红光上照如火焰,用网捕捉即可,不可尽取。割取其血涂在脚下,可步行水上,长久居于深渊。
赤松子丹法:取千年蔂(藤蔓)汁和矾桃汁浸泡丹砂,放入不渗漏的容器中,用炼蜜封口,埋入地下三尺,百日之后,绞取柠木赤色果实的汁液,混合丹砂服用,可使人面目、鬓发皆呈赤色,得以长生。从前中黄仙人中的赤须子,难道不是服用此丹吗?
石先生丹法:取未生羽毛的乌鸦雏,用真丹混合牛肉喂食,待其长大后,羽毛皆呈赤色,杀死后阴干百日,连羽毛一起捣成粉末,服一刀圭,百日可增寿五百岁。
康风子丹法:用羊、乌鸦、鹤的蛋及雀血,混合少室山的天雄汁,调和丹砂放入鹄蛋中,涂漆密封,沉入云母水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增寿百岁;服一升,增寿千岁。
崔文子丹法:将丹砂放入野鸭腹中蒸熟,服用可延年,长期服用不死。
刘元丹法:将丹砂放入玄水液中,百日变为紫色,手握不染色;再混合云母水,装入管中涂漆密封,投入井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得寿百岁;长期服用,可长生。
乐子长丹法:将曾青、铅丹与汞、丹砂混合,放入铜筒中,用干瓦、白滑石封口,在白砂中蒸八十日,服如小豆大,三年可成仙。
李文丹法:用白绢包裹丹砂,以竹汁煮制,称为“红泉”,再浮于汤上蒸炼,混合玄水,服一合,一年可成仙。
尹子丹法:用云母水调和丹砂,密封后放入金华池中,一年后取出。服一刀圭,服完一斤,得寿五百岁。
太乙招魂魄丹法:所用五石及以六一泥封口的方法,类似九鼎丹,擅长救治死亡未满三日者——撬开死者牙齿放入一丸,与硫黄丸一同用水送服,丹药入喉即活,苏醒者皆说见到使者持节相召。
采女丹法:用兔血调和丹砂与蜜,蒸百日,服梧桐子大的一丸,每日三次,百日之后,有两位神女前来侍奉,可役使。
稷丘子丹法:用清酒、麻油、百华醴、龙膏调和丹砂,以六一泥封口,用糠火慢煨十日成丹。服如小豆一丸,服完一剂,得寿五百岁。
墨子丹法:将汞及五石液放入铜器中,火熬时用铁勺搅动,十日还原为丹。服一刀圭,百病离身,长期服用不死。
张子和丹法:用铅、汞、曾青水混合密封,在赤黍米中蒸八十日成丹,以枣膏调和成丸,服如大豆大,百日得寿五百岁。
绮里丹法:先飞炼五石成玉尘,混合丹砂、汞,放入大铜器中煮百日,呈五色,服用可不死。用百斤铅配合百刀圭此丹,火炼可成白银;用雄黄水调和后再火炼百日,可成黄金——黄金若太刚,用猪膏煮制;若太柔,用白梅煮制。
玉柱丹法:用华池(丹药炼制中的容器)调和丹砂,以曾青、硫黄粉末覆盖铺垫,放入竹筒中埋于沙中,蒸五十日。服用百日,玉女、六甲六丁神女会前来侍奉,可役使她们,知晓天下事。
肘后丹法:用金华(一种矿物)调和丹砂,以干瓦封口,蒸八十日,取如小豆大的丹砂,放在盘中向日调和,其光与日光相连,服如小豆大,可长生。将此丹投入丹阳铜中,火炼可成黄金。
李公丹法:用真丹及五石液各一升,调和如泥状,放入釜中火炼三十六日,取出后混合石硫黄液,服用十年,可与天地同寿。
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调和丹砂,蒸三十日,研磨后服用,一年得寿五百岁——老翁服用会变得年轻难认,少年服用则永不衰老。
王君丹法:将巴沙和汞放入鸡蛋中,涂漆密封,让母鸡孵化三枚,在王相吉日服用,可驻颜不老。小儿不可服用,否则不再生长;给新生鸡犬服用,也不再长大,鸟兽皆如此应验。
陈生丹法:用白蜜调和丹砂,放入铜器中密封,沉入井中一年,服用后可终年不饥,服完一斤,得寿百岁。
韩终丹法:用漆、蜜调和丹砂煎煮,服用可延年久视,正午站立无影。除此之外,还有数十种丹法,不能一一详述。
金液术要旨
抱朴子说:金液是太乙服用成仙的药物,功效不亚于九丹。合炼需用古秤黄金一斤,搭配玄明龙膏、太乙旬首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密封后炼成水状。丹经说:“金液入口,全身会呈金色。”老子从元君处习得此法,元君说:“此道极其珍贵,百年才出现一次,藏于石室之中。合炼时需斋戒百日,不与俗人往来,在名山之侧、东流水边另建精舍,百日可成。服用一两即可成仙;若暂不想离世做地仙,斋戒百日即可;若求升天,需先辟谷一年再服用。服半两可长生不死,百害不侵,可养育妻子、担任官职,随心所欲无禁忌;若再服一两,即可飞仙。”
用金液制作“威喜巨胜”之法:取金液与水银一同煮制三十日,用黄土瓯盛放,以六一泥封口,猛火炊煮六十时辰,化为丹,服如小豆大即可成仙。用此丹一刀圭粉末,混合一斤水银可成银;取丹一斤置于火上扇动,会化为流动的赤金,名为“丹金”——涂在刀剑上可辟兵万里,制成盘碗用于饮食可长生,承接日月精华所得的液体如同方诸取水,饮用可不死。用金液混合黄土放入六一泥瓯中,猛火炊煮可成黄金,再炊煮又化为丹,服如小豆大可做地仙。此丹粉末与水银混合可立即成银,银一两与铅一斤混合也可成银。
《金液经》说:“需将八两金人投入东流水中,歃血为誓,才会传授口诀。若不依本法,盗取丹方合炼,终会失败。”对极其诚信的人可给予丹药,不可轻易传授丹书,否则必遭祸殃——天神监察世人很近,只是人不知道罢了。
抱朴子说:九丹确实是仙药的上等方法,但合炼需用众多杂药。若四方通畅,可通过市易备齐;若疆域分隔,则难以获取。又需昼夜生火数十日,掌控火力,不可有偏差,辛苦至极,不如合金液简便。合金液唯独黄金难得:古秤一斤黄金相当于现在二斤,大约价值三十多万,其他杂药较易备齐,且无需生火,只需放入华池中,满日数即可炼成。总计约四十万可成一剂,可供八人成仙。但合炼时若剂量稍少,药力不足则无法转化,如同酿造数升米酒,必定失败。
抱朴子说:其次有服食黄金的方法,虽然比不上金液,但也远胜其他药物。有的用猪背脂肪和酒炼黄金,有的用樗树皮处理,有的用荆酒、磁石消融,有的能将黄金拉成丝帛状,有的能立刻使黄金化为水服用。这些方法各有禁忌,效果不及金液。还有用雄黄、雌黄混合服食黄金的,能将黄金拉伸如皮革——这些都只是地仙之法。白银和蚌中的大珍珠,也能化为水服用,但需长期服用不可中断,故效果仍不及金液。
抱朴子说:合炼金液、九丹,既需要钱财,又需进入名山与世隔绝,因此能做到的人很少,千万人中或许才有一人能得到丹经。所以凡是撰写道书的人,大多不提及金丹,因为第一禁忌是:不能让不信道的俗人诽谤诋毁——否则丹药必定不成。郑君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合炼大药时需要祭祀,而太乙、元君、老君、玄女都会前来监察。若合药者不隐居在幽僻之地,让世俗愚人得以经过、窥看,诸神就会责备合药者不遵守经戒,导致恶人谤毁,便不再佑助,邪气侵入,丹药就炼不成了。必须进入名山,斋戒百日,不食五辛和生鱼,不与俗人相见,才能炼制大药。且需等丹药炼成才能解除斋戒,并非只在开始时斋戒。郑君说,左元君曾告诉他:“所有小山都不能用来炼制金液、神丹。”小山没有正神主持,多是木石之精、千年老物、血食之鬼,这些都是邪气,不会为人造福,只会作祸,还喜欢试探道士。即使道士用术法护身及保护随从弟子,它们仍可能破坏丹药。如今的医生合炼好药、好膏,都不愿让鸡犬、小儿、妇人看见,若被这些事物触犯,药效就会失效;染布的人怕被有恶眼的人看见,否则会失去美色。何况神仙大药呢?因此古代道士合炼神丹,必定进入名山而非凡山,正是这个原因。据仙经记载,可精思合炼仙药的名山有: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长山、太白山、终南山、女几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犊山、安丘山、潜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云台山、罗浮山、阳驾山、黄金山、鳖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这些山中有正神驻守,有的还有地仙居住,山上生长芝草,不仅可合药,还能躲避大兵大难。若有道者登山,山神必会助其成福,丹药必成。若不能登上这些名山,海中大岛屿也可合药,如会稽以东的翁洲、亶洲、纻屿,徐州的莘莒洲、泰光洲、郁洲,都是其次的选择。如今中原名山难以抵达,江东可居住的名山有:晋安的霍山,东阳的长山、太白山,会稽的四望山、大小天台山、盖竹山、括苍山。
自叙求道之志
抱朴子说:我身为大臣的子孙,虽才能不足以治国理民,但同辈中那些爱好功业、追求进取,见识未必比我深远的人,大多已展翅云汉、名耀天庭。我之所以断绝乡党间的庆吊往来,抛弃当世荣华,是为了远登名山,完成所著子书,其次是合炼神药,谋求长生。俗人无不奇怪我舍弃家乡、背离坦途,却在山林中躬耕,手足磨出厚茧,说我有疯癫之病。然而仙道与世事不能并存,若不废弃人间俗务,怎能实现这样的志向?若确实明白大道、坚定信念,又怎会害怕毁誉、被劝阻动摇?姑且写下心声,以昭示后世志同道合者。将来那些决心求道的人,所舍弃的东西,也会和我一样。
小丹方与饵金法
小神丹方:用真丹三斤、白蜜六斤搅拌混合,日晒煎煮至可成丸,早晨服如麻子大十丸。不到一年,白发变黑,落齿重生,身体润泽;长期服用,老翁变少年,长生不死。
小丹法:取丹一斤,捣筛后,加入淳苦酒三升、漆二升,混合均匀,微火煎煮至可成丸。服如麻子大三丸,每日两次:三十日,腹中百病痊愈,三尸尽去;百日,肌骨强健;千日,司命之神削去死籍,可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改形易容、变化无常,正午无影,自身发光。
小饵黄金法:将黄金放入清酒中,反复出入约二百次,黄金入酒即沸腾,取出后能在指间捏如泥状;若不沸腾或不能捏如泥,就刮削黄金继续放入清酒,直至成功。成后服如弹丸一枚,也可分作小丸服用。三十日后,寒暑不侵,神人玉女前来侍奉。白银也可依同法服食。服这两种药物后,若能居住在名山石室,一年即可轻身飞升;若留在人间服用,也可成为地仙——切勿妄传。
两仪子饵黄金法:用猪背脂肪三斤、淳苦酒一升,取黄金五两放入容器,以土炉烧炭,将容器架在炉边,用硫黄水浇灌,使黄金在脂肪中反复出入百次,苦酒也如此处理。服食一斤,寿命与天地同尽;半斤,寿二千岁;五两,寿一千二百岁。无论剂量多少,均可服食。需在王相吉日制作,服用效果神奇。切勿传给非人,否则药物无效。若想服用去尸之药,应当服用丹砂。
- [大道家园]:dadaojiayuan.com
- 微信关注:至大国学(qiudaozhongnan)
- 版权所有:201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备案号: 陕ICP备2022010374号
-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