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圈

阴阳家邹衍:阴阳家代表人物和他的学说

佚名 著 2024-07-06

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邹衍,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齐国(今山东省中部)人,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孟子之后,著书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著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现均已亡佚。淸人马国翰辑录《邹子》一卷,编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可资参考。虽然邹衍写的东西现在都散佚了,难以窥其学术的全貌,但《史记》里还是记载了一些他的生平,迹和学术的大要,还可以窥见其人其说的一斑。

邹衍活动的时期,与公孙龙等同时,正是横议达到高潮的时候。邹衍以他杰出的宏论,受到王公贵族的推重。可谓轰动一时,名重当世。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在齐国就非常受重视;他周游列国,更是受到很高的礼遇。他到梁国的时候,梁惠王亲自到效外迎接,双方执宾主之礼;当然这在礼贤的战国时期,也是家常便饭;他到赵国的时候,特别喜欢宾客的名公子平原君赵胜,也予以特别的礼敬,不敢正坐当宾主之礼;他到燕国的时候,燕昭王恐尘埃落于长者而拿着扫帚退着扫地在前引路,又请他收自己为弟子。燕昭王为邹衍修了碣石宫,还亲自去师从他学习:邹衍在碣石宫写下了《主运》对邹衍所得到的种种崇高的礼遇,司马迁曾大发感慨,认为与孔子困于陈蔡,脸呈菜色(七天没有吃到用火烧好的东西所致),以及孟子闲于齐梁,不为王公所重,真是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可能也是看到邹衍在当时的无限风光,也是齐闰人的邹奭也大量吸收邹衍的学说,在当时也很轰动,齐人称为“淡天衍,雕龙奭„。后来刘向解说“谈天”、“雕龙”,认为是邹衍讲五德终始,天地广大,讲的都是天所以称"谈天”,邹奭修邹衍之文,饰若雕缕龙文,故称“雕龙”。但是,历史以难捉摸的是,邹衍及邹奭之流名动一时,也写了不少东西,却都没有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邹衍的人生结局,《史记》里没有说,我们也不敢妄断。不过,我在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时候,看到邹衍一节,总是联想到现在的-些“气功大师”。“气功大师”们在各地游说的时候也很风光,平民百姓也很崇拜。我猜测邹衍可能也是在监狱里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的。当然,当时是言论无限制自由的时候,被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邹衍好象也没有说自己有特异功能,也没有必要抓起来。不过,邹衍是不能和“气功大师”相提并论的,因为他竟然没有特异功能!因为邹衍不是要骗人钱财,他是希望当权者们讲一点道德,用他的学说把国家都治理好,让黎民百姓都能快快乐乐地生活。我读《孟子荀卿列传》中讲邹衍一节想到“气功大师”,主要就是一点,“气功大师”作为邹衍的后辈,只配给邹衍擦鞋底。这都是题外话,言归正传,来考察一下邹衍的学说。

邹衍名动一时,不是因为他有特异功能,如现在的某位气功大师说的扑灭大兴安岭的大火之类,而是因“深观阴阳消息”的学说。其实,邹衍要是生活在现在,他肯定是十分鄙视“气功大师”之流的(现在的气功大师也是讲一套所谓学说的,如麒麟文化之类),因为他在当时也是十分看不上所谓饍墨“显学”的。“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偶而欲知万方,犹无涯平而欲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盐铁论•论邹》)这可以说是邹衍思想或者说阐述他的思想的动机,就是告诉人们什么叫“规矩”。

邹衍讲述自已观点的方法,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类推法,即由已知的事物为证明自己学说的例证,推及未知的事物;由直接的经验的事物,推及到未经验的或不能直接经验的事物,以至于人的想象力所能及的边际。邹衍用这种类推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要是从历史和地理两个方面,即“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和“先列中国名山大川”。由历史和地理,言及“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关于地理,据司马迁所载,邹衍认为儒者所谓的中国,只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国称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有九州,是小九州,不能称为州。能称为州的是赤县神州之外有如同赤县神州一样的九个州,是外九州或中九州。这些州都被大海环抱,人与禽軎都不能和其他州交住,所以称为一州。象这样的州又有九个,都被大瀛海所环绕,大瘢海环绕其外,是天地的边际,是为大九州。每个大九州有九个中九州,是为九九八十一州,儒者所讲的中国即赤县是神州只是其一而已。邹衍的这种“大小九州”说,与当时盛行于齐燕之地的蓬莱神话有关。蓬莱神话源于上古西北部高原地区的昆仑神话,与昆仑神话不同的是海在仙境中占有卜分重要的位置。邹衍对大海的强调肯定与蓬莱神话有关系。有的学者说邹衍代表一种海滨文化观念,不能说不对,怛深一层追究,还是来源于内陆文化。我们不知道燕昭王等派人到海上求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与邹衍的说法有没有必然的关联,但是想来这种说法在老时对入海求仙的浪潮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邹衍对地理方面的论述,目的主要是阐明“治各有宜”,而不是让人到海上求仙。

在历史方面,邹衍不是讲历史故事,而是通过朝代的更迭,观时而说事,由“学者所共术”而“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即说明五德转移。可惜邹衍“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此”论及宇宙的变化,朝代的更迭和治国之术及机祥符瑞的学说已经见不到全体。

邹衍学说理论的核心,可能是“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和“以阴阳主运”,将阴阳五行统合起来,以五行相生相胜为核心的五德终始说。据张立文先生搜求别书所载之佚文而归纳出的邹衍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一是朝代的变易受土、木、金、火、水五德终始的制约,即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五德终而有始;二是五德主运说,即春、夏、季夏、秋、冬依五行法则运行;三是政教文质论,即政教应随五行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守一不变,守一不变是不能救治时弊的。现在能考订出来的邹衍的思想也只有这些。可以看出端倪的是,邹衍力图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宇宙运行的法则和人事的兴废。如果我们以邹衍为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那么可以说阴阳家是要建构一套融宇宙一社会一人生于一体的运行法则和把握方法。

虽然《汉书•艺文志》将邹衍归于阴阳家,大多数人也认为邹衍是战国末期阴阳家的代表,但是,有些学者对邹衍是否为阴阳家是持怀疑态的。一说是邹衍为儒家,理由是《史记》述邹衍事迹和学说于《孟子荀卿列传》,篇幅约占半数,且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要其归,必止乎仁义”,五德终始之德字,都说明邹衍为儒家;一说是邹衍为道家,理由是邹衍体系立黄帝为占史第一人,且以阴阳立说,故为道家。其实,命名本身就意味苕割裂,就是将一事物与其他萝物分别开来,如我们把一初生的婴儿起名叫张三,就是将这婴儿与其他婴儿区别开来,就是将他从婴儿整体中割裂出来。进而虽然我们也知道张三和其他婴儿有共同之处,但是谈起张二的时候还是讲他的与其他婴儿的不同之处。对诸子学说的分类也与此相似。正如前文所言,阴阳五行不是阴阳家的专利,甚至术数也不是。根据邹衍的学说和古人的分类将邹衍分为阴阳家并不等于说邹衍与懦道没有关系;而且仁义、阴阳也不是懦、道的专利,邹衍讲仁义,阴阳也不能就说他是儒家或道家。我们认为邹衍确为阴阳家,而a是阴阳家的代表,但他的学说和懦、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c

从历史渊源上讲,阴阳家所出之方士与儒家所出之儒士,关系十分密切。儒士是礼乐方面的专家,礼乐原来最大的用途,就是丧祭,丧祭用巫祝,也用礼乐专家,两者经常在一起共事,两种人干的又是同一种事。从职业的角度看,属于同一类型的职业。在秦汉时,儒士与方士之名,也通常混而不分。因此,阴阳家与懦家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后来自命为儒者的人用阴阳家之术,而阴阳家也讲仁义礼乐等。所以邹衍讲一些被后来视为儒家专利的东西并不奇怪,也不能说邹衍是懦家。邹衍曾在稷下活动,稷下是道家黄老派的温床。邹衍与黄老派的人在一起活动,相互切磋学问,所以与黄老道家一样立黄帝为古史第一人等也不奇怪。同样,也不能说邹衍就是道家。总而言之,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而且可能是唯一正宗的阴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