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清金丹经
大道家园国学网—涵盖国学知识、国学经典读物、诸子百家国学大师、少儿幼儿国学、四库全书国学典籍以及奇门术数基础常识等内容,是接触国学,学习国学的传统文化平台。-
太清经断谷法
《太清经断谷法》,撰人不详。约出于东晋。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著录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辑录服食断谷之法约三十种,谓服食药物可经久不饥。包括服食松根、服食茯苓、服术、服黄精、服食萎蕤、服食天门冬、服食巨胜、服食杂米麦、服食大豆、服食桑椹、服食牛羊苏等方法。又有服葵子汤、大麻子汤之法,用于解除断谷而还食。书中所述服食巨胜法出自《灵宝五符经》,并引述抱朴子葛洪之语,可证此书应出于晋代。
-
三十六水法
《通志•艺文略》著录此书,题作“炼三十六水石法”。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水法炼丹术。其法渊源甚古,《抱朴子•遐览篇》中已著录有《三十六水经》。本书中首先记述三十六种石水制作方法,包括矾石水、雄黄水、雌黄水、丹砂水、曾青水、白青水、磁石水、硫黄水、硝石水、白石英水、紫石英水、赤石脂水、玄石脂水……等等。据称此三十六法出于古本,其后又增补石胆水、铜青水、戎盐水、卤咸水、铁华水、铅釭水等十五种(原书缺八种)。其石水作法大致为:将某种金石药物与辅助药物相配,纳入竹筒中,加入硝石,封固后纳入华池(盛有浓醋的溶解槽),或瓶装埋人地中,若干日后即化作金石药水。
-
太清金液神丹经
原题“长生阴真人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据葛洪《神仙传》称:汉末阴长生师事真人马鸣生,得授《太清神丹经》三卷。又《抱朴子•金丹篇》称:汉末左慈以《太清丹经》三卷传葛玄,后由郑思远传葛洪。其说虽不可尽信,但此书据陈国符考证,至迟在东晋或梁代已问世。经文言外丹术,内容可分三部分。其一为序,乃天师张道陵撰,弟子王长、赵升注解。内言服食行气,内修守一之术。其二为经文,乃阴长生撰。包括两段七言韵文及治六一泥法、治金液还丹法、取雄黄雌黄精法、作霜雪法等内容。皆列举炼丹所用药物配方、器具、制作捣炼程式。据称依法炼成金液还丹,可点铅成金,服之可羽化飞升,“得变化自在”。第三部分为郑思远及葛洪所述。包括记述晋人鲍靓遇阴长生传授道法故事,以及扶南、西图、大秦、月支、安息等二十余国之方位、物产。据称各国多出产丹砂仙药,故称作“生丹之国”。按《云笈七签》卷六十五亦收入本书,但无上述第三部分内容。本书可与《抱朴子内篇》参照,为研究早期炼丹术之重要资料。
-
太清金液神气经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隋唐道士之手。北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著录此书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经文上卷乃清虚真人讲述,言“三丹要道”。三丹即绛晨丹、五辉丹、阴丹。分别用二十八味、十六味或十二味药品合炼而成。书中列举所用药物斤两及合炼方法。谓服用三丹可起死回生,杀灭精魅,“白日升展”。卷中首先列举天神地神姓名,谓常呼天神姓名可却病治鬼,起死回生;呼地神名字则“所向通利,祸散灾消”。其次又载灵飞散方、漆丹法、未央丸方等丹方,各具药物斤两及制作法。谓服药后可长生不老,飞升成仙。卷下抄袭《真诰》之文,记述郭子华、赵叔达、山世远、展上公、郭四朝、赵威伯等仙人修道求仙之故事及其仙术。全书内容大致以外丹服食术为主,思神咒鬼术为辅。